查看原文
其他

高利贷闯关记(一)打扮身家防“挤兑”| 愉见财经【伴读】

2016-11-08 夏心愉 愉见财经



晚上好,欢迎来到“愉见财经”语音专栏。





从本周的“愉见财经”语音专栏开始,我想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在金融江湖跌宕着的主体,她的选择和命运。邀请您跟随着我对她亦记者、亦朋友的视角,进入到我所观察和思考到的点点滴滴。


那是去年的春节假期,在澳门某知名赌场长长的扶手电梯上,下楼的孙姐和上楼的某“圈内人”朋友正巧遇上。孙姐眉开眼笑、大呼小叫,麻利地从手提包里翻出一沓钱,下了电梯又转向蹬蹬蹬爬上对方的电梯追了上去,客套了几句后就要对方收下红包,说那是新年“利市钱”,可以开运。


我听见孙姐用特别高的调子在那儿说话:“过年就是时来运转,你说我运气怎么那么好,财神爷赌桌上送钱不算,还能在这里遇上你。” 随后的几句对话里,孙姐一连跟对方说了好几遍自己财运好。


这一幕看得我哭笑不得。那时的孙姐,在东部和华南沿海城市都有业务,明里干着担保公司,暗里干着放钱赚息的生意,其中一部分业务的利益远超同期银行利率4倍,因此也就是个高利贷。


从2014年年中开始,孙姐其实一直在煎熬,导火索是她放出去的钱坏了好几笔。熟悉这个行业的朋友不难理解那一年江浙沪闽粤一带中小企业的景况以及担保公司在银行融资端的断流。这就像是三角债的逻辑,别人欠孙姐公司的钱黄掉了,孙姐自己的融资端也是负债累累,无法还清。所以就怕债主逼债或起诉她。


虽然不知孙姐具体负债数目,但她的手头早已不宽裕,澳门之行她也并没有像自己说的那样豪赌豪赢。我问她为什么要主动散财,不会是迷信思想作祟吧?别过朋友收敛了笑容的孙姐说:“和找你们媒体一样,我那是打个广告做个宣传,刚刚那笔就当广告费。”


原来,这已是孙姐第二次使用“上澳门”的公关伎俩了。自从资金链告急,“江湖”上就有对她的不利传言和各路打探。孙姐自有她的一番防“挤兑”高招。


所谓防“挤兑”,就是说,但凡有某几个金主确凿咬定孙姐是没能力还钱而去法院起诉她,那情况就很可能会急速演化成所有的民间债权人都闹去法院排队起诉,所有给她公司贷款的银行都来收贷。道理很简单,谁都会怕措施下晚了,最后一点资产都被其他债权人先下手为强给捞走。


所以对孙姐而言,这是一面她万万要撑住不能倒的“危墙”。


在回答我的问题前,孙姐指了指自己锁扣锃亮、荔枝纹清晰的皮包,Vertu手机和陀飞轮精确摆转的腕表交相辉映。做资金的,除了他们自个儿脑袋里印着一张资产负债表,没有外人能真正看得清他们的身家。就像孙姐,哪怕是借,都要继续开好车、在高档酒店或私人会所请客,只有这样,才能让金主们以为她的身家还在。


这是一个充满张力的过程。彼时虽然没人起诉孙姐,但是他们都在互相盯着,打听着孙姐的情况。怕就怕第一个债主踏出第一步,后面的全部会跟上。


孙姐的描述让我想到一个被吹涨的气球,一根细针可以刺爆全局。


其实,做记者的这些年来,这种债主们集体虎视眈眈却又集体按兵不动的局面,我已屡见不鲜。有时得知某债务主体已经周转不灵,刚想调查报道,就会被银行分管人士而非欠债的企业循循善诱或劝说教导我“顾全大局”。


我曾被人这样劝说:“你不曝光,我们都有‘时间换空间’的机会,你一曝光,银行肯定一哄而上一起动手,铁定坏账。”


就是在这种类似的张力之下,孙姐几个月前已经来过一次澳门。那次她的目的一样不是豪赌,而是在微信朋友圈里PO了不少显示自己逢赌必赢和“败家娘们”购物形象的照片,并且带了豪礼回家送圈内朋友,为的就是裱糊自己的身家,迷惑那些虎视眈眈的债主们。


孙姐曾这样气定神闲跟一讨债上门的朋友说:“我都不急你急什么,我是欠你两千万,但老张欠我四千万,下月初就还了。”


而刚刚我们说到的电梯偶遇的朋友,是孙姐资金圈里的一个“碎嘴”。这对孙姐来说,是个“投放广告”的好标的。


好了,孙姐故事的第一集,我们先说到这里。往前看,孙姐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这一天的;往后看,打扮身家不过是权宜之计,根本问题她要怎样解决?请关注“愉见财经”,我们下回接着说。





最后,今天是记者节,问候所有我的同行、我的同行者。我常常觉得,记者,是在一个“公”身份里、公共的知情需求和价值探求里,去完成采访、观察、思考;心怀善意、却不怯懦,冷峻正义、却不过激。有一个个的我们,用一次次的记录,汇聚成这个时代的“非虚构小说”。


更要谢谢每一位愿意看我们的文字、听我们的节目的您,以及给到我们的回馈、建议和鞭策。


我们的每一次报道,其实都是一场与新闻deadline的赛跑,我们常常必须在半天内完成对一个事件的采访分析,当天的事情当天就需要出观察稿;也常常会在一周内完成对某个事件的深度调查,还原事件来龙去脉及背景的云谲波诡。在这种热度、速度与深度的平衡里,在理性建设性与市场化点击率的博弈里,我们都在寻找一个“尽可能”完善的契点。很谢谢每一位受众,尤其是一财有这么多本身就很专业的读者们,给到我们的宽容和支持。


做这个工作,理性与感性难免杂糅,每个记者都会奔跑、也会倦怠,都有突破期、也有找不到意义的瓶颈期。对我而言,您还在阅读着、点评着我的稿件,知道一些文字还能提供价值,才是一次次又出发时不竭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